
張乃祐主治醫師 / 台北全德
專長
胸腔內科 、身心科 、婦科、兒科、睡眠障礙
學歷
中國醫藥大學 /醫學士/
經歷
大林慈濟醫院中醫部住院醫師
嘉義基督教醫院醫師
台中榮民總醫院醫師
門診時間
Outpatient time張乃祐醫師-台北門診時間表
星期時間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早上09:3012:30 | 張乃祐 | --- | --- | 張乃祐 | ||
下午14:3017:30 | 張乃祐 | |||||
晚上18:0021:00 | 張乃祐 | 張乃祐 | 張乃祐 | --- |
論文介紹
Paper Introduction論文類別 | Other論文 |
---|---|
論文題目 | Clinical-dosimetric parameters predicting non-classic radiation-induced liver disease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patients with Barcelona Clinic Liver Cancer (BCLC) stage A–B: a retrospective study |
作者群 | Li-Wen Huang (黃禮文), Hon-Yi Lin (林宏益) , Wen-Yen Chiou (邱文彥) , Moon-Sing Lee (李文星), Liang-Cheng Chen (陳良政), Shih-Kai Hung (洪世凱), Nai-Yu Chang (張乃祐) |
期刊名稱 | Therapeutic Radiology and Oncology |
出版年 (西元年) |
2020 |
卷號(期別) 頁次起訖 |
2020;4:13 |
論文類別 | Other論文 |
---|---|
論文題目 | 《黃帝內經》與現代醫學的碰撞與融合 |
作者群 | 張乃祐、劉宗翰 |
期刊名稱 | 中醫藥研究論叢 |
出版年 (西元年) |
2021 |
卷號(期別) 頁次起訖 |
第24卷第4期 |
獲獎名稱 | 「金鏡杯」第一屆海峽兩岸舌象知識邀請賽第二名 |
---|---|
給獎單位 | 廈門大學 |
獲獎日期 | 2017 |
獲獎名稱 | 醫病共享決策競賽第三名 |
---|---|
給獎單位 | 大林慈濟醫院 |
獲獎日期 | 2019 |
衛教新知
New Education-
染疫後,鬱卒煩惱睡不著,我該怎麼辦?(1)
最近有很多人就診時會說:「醫師,我覺得自己確診後,睡眠變得很差,晚上躺很久卻睡不著,或是很淺眠,半夜一直醒來,隔天起床又沒什麼動力去上班。」,有的人則是在疫情大流行期間,面臨親朋好友生病或死去、失業,造成他們心裡極大的痛苦和壓力,整天都很鬱卒,怎麼樣都高興不起來,或是整個人變得很敏感,以前覺得沒什麼大不了的事情,現在卻很容易被激怒,因為一點小事就緊張、生氣、坐立不安。
這時,就有人會好奇,難道這跟我確診有關嗎?新冠病毒真的是造成我失眠、憂鬱、焦慮的元兇嗎?- 張乃祐 醫師
- 身心科
- 失眠
- 憂鬱
- 新冠病毒
- 焦慮
-
響亮亮的標籤—過動症
長久以來,精神疾病的診斷與治療,存在著「貼標籤」的爭議。某些學者認為,我們不該把這些人貼上標籤,然後送去治療,或送去隔絕起來。然而,對於許多在兒童時期就會發生的「問題」(未必是疾病)—早期診斷,早期介入與協助,對於這個孩子長大之後的人生,確實存在正面的效益。因此,發展一個更能夠適合個體與社會環境需求的診斷系統,就更趨重要。
- 張乃祐 醫師
- 身心科
- 過動症
-
淺談過動症和思覺失調症的關係
臨床工作幾年,在漸漸累積了小兒科和身心科病人的同時,當然就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的小朋友或青少年來找我。另外,歸屬於精神科一個大宗的思覺失調症的病人也日漸增多。一邊研讀國內外最新研究報告,再參酌古典中醫的論述,是我不斷自我學習的歷程。
- 張乃祐 醫師
- 身心科
- 過動症
- 思覺失調症
-
順其自然,慢慢調整—談談過動症
在英文裡面關於「生病」大致有以下三個表述方式:illness(不適)、disease(疾病)和disorder(失調),三者定義不同但仍有相關連或重疊。一個人可以單純自覺「不適」或「不舒服」,但是找不到感染病原或是器官系統實質病變證據,所以診斷不出他罹患的「疾病」,但他的狀況也許不見容於所處的社會情境,所以仍被當作一種「失調」。相反的,全身上下有多處現代醫學科學數據下「罪證確鑿」的「疾病」,但他泰然自若,沒有任何「不適」。當臨床醫師面臨「到底誰才是病人?」這個議題時,上述的討論無疑是需要更多細心和耐心去考慮的。
- 張乃祐 醫師
- 過動症
-
焦慮不安侵襲著所有年齡層
美國一份針對臉書用戶的心理健康調查發現,在各類負面的心理感受當中,唯獨「焦慮感」(注意喔!不是焦慮症)侵襲的人群最廣,包括性別、年齡層、社經地位等等。
換言之,每個人,在人生的每個階段,都有很高的機會感受到「焦慮」。- 張乃祐 醫師
- 身心科
- 焦慮症
- 焦慮
-
如何安全停用安眠藥?
一般遇到失眠問題,大家第一個想到的便是安眠藥,這也是所有西醫在處理失眠問題的首選藥物。這類藥物的作用,主要是抑制腦部出現的神經亢進狀態,讓大腦快速休息進入夢鄉。
- 張乃祐 醫師
- 身心科
- 失眠
- 安眠藥
-
那些夜,我們一起數的羊
過去物質缺乏的年代裡,人們習慣以「你吃飽沒?」來打招呼。現在,恐怕應該改成「你睡得好嗎?」。從前,以體力勞動為主,大家只擔心營養不夠,很少有人睡得不好。現在普遍運動不足、飲食不均衡、作息紊亂,而精神壓力愈來愈大,於是睡眠問題也愈來愈多。
- 張乃祐 醫師
- 身心科
- 失眠
-
孩子,你怎麼不說話?
臨床上常碰到爸媽主訴:「我叫孩子的名字時,孩子都沒有反應,會不會聽力有問題?」,其實,當家長碰到這種情況時,也要懷疑孩子是否有泛自閉症障礙症候群(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以下簡稱自閉症)的問題。
- 張乃祐 醫師
- 身心科
- 自閉症
- 語言遲緩
- ASD
-
孩子,你怎麼不睡覺?
大部分的人都明白晚上一定要睡得好,隔天才能精力充沛,然而,究竟每天要睡多久才算健康?在科技充斥的現代社會中,許多年輕人習慣晚睡,時間久了改不回來,想早睡反而難入睡、白天難醒,進而形成慢性失眠,這時又該如何矯正呢?
- 張乃祐 醫師
- 身心科
- 失眠
- 夜貓子
講座 / 採訪
Interview Lecture-
醫學短片2025.01.17
【如果中醫跟你一起去旅行…】
解決焦慮最好的方法就是出去玩!!!
乃祐醫師這次跟姊姊一起去美麗的京都啦~
究竟他們都發生了什麼有趣的事情呢?
快來一起看看吧!
致謝:感謝姊姊的全程無尿點演出~ -
醫學短片2024.11.20
【老年憂鬱症來襲?這些方法幫您走出陰霾-上集】
上次我們談到老年憂鬱症比失智症更常見,
自殺死亡率是一般人的5倍,
卻總是被人忽略,因而延誤了治療時機……
究竟有什麼方法能幫助我們更好地應對這個疾病呢?
就讓乃祐醫師來為您解答吧! -
醫學短片2024.11.20
【銀髮族的挑戰-老年憂鬱症的真相】
你知道嗎?
在老年精神疾患中,
有一種疾病比失智症更常見,
自殺死亡率是一般人的5倍,
卻總是被人忽略,因而延誤了治療時機……
是的,就是老年憂鬱症!!
究竟老年憂鬱症是怎麼回事?
為何它總是很難被察覺?
就讓乃祐醫師來為您揭開它神秘的面紗吧! -
醫學短片2024.07.26
【憂鬱症不治療會怎樣?難道我不能靠自己嗎?】
面對上不去的薪水,下不來的房價,真的是讓人壓力山大!!
以前人的理想是成家立業,現代人的理想是只想找到生活中的小確幸~
您是否有憂鬱症的困擾呢?其實,中醫也可以治療憂鬱症喔~
來聽聽乃祐醫師怎麼說吧! -
醫學短片2024.07.26
【中醫也能治療憂鬱症嗎?】
面對上不去的薪水,下不來的房價,真的是讓人壓力山大!!
以前人的理想是成家立業,現代人的理想是只想找到生活中的小確幸~
您是否有憂鬱症的困擾呢?其實,中醫也可以治療憂鬱症喔~
來聽聽乃祐醫師怎麼說吧! -
媒體採訪2022.06.10
新冠輕症⋯⋯猛咳嗽、痰咳不出來⋯⋯選擇治療方式⋯⋯緩解改善!?
本土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升溫,確診人數居高不下,目前全台累積破260萬人染疫,輕症與無症狀占了大多數,有中醫師門診觀察發現,很多輕症者咳嗽,痰咳不出來,就算是痊癒之後,仍會出現明顯的氣虛現象,像是會比較容易累 比較容易喘,就是因為肺部受到影響。
-
講座/義診2021.04.01
健康養生課程—中醫節氣養生
本課程利用四季24節氣之中醫養生精神:介紹不同節氣之好發疾病,透過導引運動、穴位按摩以及養生食材,讓大家學習如何幫助自己的身體恢復健康平衡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