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3.04
焦慮不安侵襲著所有年齡層
您只是有點「擔心」?還是已經非常「焦慮」?
美國一份針對臉書用戶的心理健康調查發現,在各類負面的心理感受當中,唯獨「焦慮感」(注意喔!不是焦慮症)侵襲的人群最廣,包括性別、年齡層、社經地位等等。換言之,每個人,在人生的每個階段,都有很高的機會感受到「焦慮」。
到底焦慮感是什麼?
從心理學上的定義而言,凡是我們對於尚未發生的事件,或是不確定的未來,所產生的不安感受,或是「想太多」,都可以算是「焦慮感」。但從中樞神經系統的結構與功能而言,在腦部深處發現一個叫做「杏仁核」的一坨小神經結,跟焦慮的產生很有關係。由於杏仁核與其鄰居的「海馬迴」公認與人腦的記憶功能息息相關,所以有些學者甚至認為焦慮、恐懼這一類的「原始感受」,可以說是與人類演化過程中「印記」下來的生存反應有關。小嬰兒肚子空了,但是媽媽的奶水還沒出現在嘴邊,於是小嬰兒會不停動嘴角,然後發出哭聲,求援。小嬰兒這時當然不懂什麼是「焦慮」(一般認為情緒的社會化學習大約從一歲開始),但身體的本能就讓他發出焦慮訊號。
學齡前幼兒,到了放學時間,家長還沒來接,他會不會焦急不安,會不會食不知味(即使園內的點心再好吃),會嗎?所以焦慮開始透過自律神經影響腸胃系統囉!這時也開始出現焦慮程度的「個體差異」,有的孩子不管媽媽幾點來接,他玩他的,絲毫不受影響。「個性」(學理上叫做「人格」)在學齡前漸漸形成,它是一種人類對於外界刺激如何反應,反應強度,融合社會化形塑的一個整體架構。很妙,俗話都說,誰比較「神經大條」、誰比較「神經線比較細」。
隨著年齡愈長,面臨外在的要求(社會價值)和自身對於自己的要求(自我欲望),都愈來愈巨大。小學生也許會焦慮於暗戀的對象怎麼還沒在臉書PO文按讚,中學生也許會焦慮於隔天的校際盃籃球賽自己是不是先發五人,大學生則對於畢業後要求職還是再考碩班而感到焦慮。公司員工因為業績而焦慮,適婚男女因為長輩不斷地「關心」而感到焦慮,決定踏入禮堂的新人因為婚宴細節以及「做人問題」而焦慮,當了爸媽之後則無間斷的為了子女的教養問題而焦慮。直到孩子大了,自己老了,也空了,男女性都要面臨更年期身心狀態的巨大變動。而許多人即便邁入臨終,都還在為了子女遺產分配而焦慮。人生可說是打從睜開眼來到這世界,到揮揮手說再見那一刻為止,無時無刻沒有不焦慮的「機會」。
問題來了,偶爾的擔心或焦慮,就叫做「焦慮症」嗎?當然不是。
當焦慮的感受嚴重到影響了日常生活的功能,就可以稱之為焦慮症!最簡單的分辨方法有兩個,即「比例原則」和「衝擊原則」。
「比例原則」:
他的焦慮狀態,比起「不焦慮」的時候,比例是否過高?例如:一個學期為了一次科展而焦慮是正常的,但整個學期的每一天都在為了「擔心被同學霸凌」而焦慮,就該找輔導老師協助。
「衝擊原則」:
焦慮感的出現,是否對於他的身體、心理、生活功能產生嚴重「衝擊」?例如:老婦人雖然對於兒子媳婦一直懷不上孩子而擔憂,但並不因為這樣而睡不著或吃不下,和兒媳的相處也如往常一般和樂,這就無妨。但如果因為女兒的婚禮,而擔心焦慮失眠半年,精神恍惚、營養失調,甚至掉髮、腹瀉、不斷感冒,就該接受專業的協助了。
以上簡單介紹了「焦慮感」和「焦慮症」的區別,目的是希望各位都能夠多關心身邊的家人親友。擔心人人都有,若能在演變成嚴重的焦慮症之前,及早發現問題,接受治療,解決問題,也許我們就不需要依賴那麼劇烈的抗焦慮藥物,能夠用較為自然的方式(例如:飲食調理、氣功導引、心理諮商),及早恢復身心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