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體採訪2022.06.10
超乎您想像...肥胖竟是「這原因」...未改善下場慘!
很多人不想要被肥胖纏身!事實上造成肥胖原因,其實就是吃的不適當及易胖的生活習慣,也是造成中醫痰濕體質的原因,而造成了痰濕體質後,代謝循環不好更容易變胖,如此惡性循環下去,就形成三高高血壓 高血糖和高血脂的慢性疾病,中醫觀點脾涵蓋了消化系統、與部分內分泌系統,它掌管食物的消化與水分代謝,所以當脾氣虛了,也就是腸胃功能不足,身體的水分代謝就會不良,因此造成痰濕的累積!
-
媒體採訪2022.09.27
【中醫秋季養生4大要訣】教您如何潤燥、溫養陽氣
當心呼吸道及皮膚「秋燥」問題,教您如何潤燥、溫養陽氣! 秋季節氣「白露」代表秋天的到來~ 在這個冷熱氣候的過度季節 很多人出現呼吸道、皮膚過敏問題,起因都是因為「秋燥」! 秋燥是什麼呢?秋天養生該留意什麼才能顧好健康? 本集邀請台中全德中醫診所 張慈文中醫師 教大家如何從中醫觀點緩解秋燥、補足陽氣!
-
媒體採訪2022.09.27
【中醫秋季養生飲食】潤肺補氣、降秋燥的食譜及外食推薦!
秋天的乾燥氣候容易引發呼吸道及皮膚問題 本集邀請台中全德中醫診所 張慈文中醫師 教您掌握秋季養生飲食原則,秋季養肺補氣就這樣吃! 除了提供食補食譜,營養師還推薦方便外食族的組合 中醫師同時分享適合秋季做的養生運動操,一起來看看~
-
媒體採訪2022.07.15
愛吃這類食物⋯小心濕氣累積體內⋯提高疾病發生率!
如果您經常處在濕氣太重的環境,會使得皮膚對流散熱不佳,水份無法從體表排出,體表循環不佳,濕氣會累積在體內;或愛吃寒涼食物,造成腸胃蠕動功能不佳,腸胃道調節水份功能失調,長久下來濕氣累積體內,會提高疾病發生率。
-
媒體採訪2022.07.06
【端午節如何健康吃粽子?】中醫師教您依據體質挑選!
端午節到了,如何應景享用粽子又吃得健康呢? 本集邀請 台灣養生保健學會理事長、台中全德中醫診所 蔡真真醫師 讓中醫師教您如何依據自身體質,挑選合適的粽子食用!
-
媒體採訪2022.07.06
【夏季中醫養生4大NG行為】天熱反而忌冰品生冷食物?!
6月3日是端午節,同時也接近夏季節氣「芒種」,代表天氣逐漸炎熱起來 從中醫理論來看,夏季時身體會受到什麼影響? 又有哪些生活行為是夏天時的養生禁忌呢? 本集邀請 台灣養生保健學會理事長、台中全德中醫診所 蔡真真醫師為大家說明!
-
媒體採訪2022.06.20
染上新冠病毒⋯出現這幾種症狀⋯沒注意!小心⋯病情恐變重症!
臺灣新冠肺炎疫情,現在有不少確診者康復之後,面臨到長新冠問題,尤其腦霧更讓許多人感到非常困擾,中醫師指出新冠病毒入侵我們身體時,我們的免疫細胞會去攻擊這些病毒,產生發炎反應,但有些人的發炎反應太過亢進,免疫細胞不小心攻擊到我們的正常細胞,其中有一個就是我們的腦神經細胞,他會造成我們專注度下降,記憶力變差,在西醫門診也常看到一些病患在染疫康復後,因為神經精神的後遺症前來就診。
-
媒體採訪2022.06.20
未確診別擅自服用「清冠一號」 中醫師:別做這件事...
本土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升溫,確診人數破六萬人,許多民眾恐慌甚至加強防護,就怕染疫,現在確診輕症與無症狀約99%,有不少民眾輕症確診想服用清冠一號,中醫師指出當身體有感染病毒,可經由中醫師開立處方箋取得藥物再服用,若沒有染疫,絕對不可服用!
-
媒體採訪2022.06.10
新冠輕症⋯⋯猛咳嗽、痰咳不出來⋯⋯選擇治療方式⋯⋯緩解改善!?
本土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升溫,確診人數居高不下,目前全台累積破260萬人染疫,輕症與無症狀占了大多數,有中醫師門診觀察發現,很多輕症者咳嗽,痰咳不出來,就算是痊癒之後,仍會出現明顯的氣虛現象,像是會比較容易累 比較容易喘,就是因為肺部受到影響。
-
媒體採訪2020.02.06
人體實驗室:「調氣和神法」降焦慮改善睡眠
「胡哥人體實驗室」現在人工作壓力大,容易焦慮,晚上又睡不著,體力變差。中醫界現在推動一種簡單的運動,叫做「調氣和神法」。藉由幾個簡單又不費力的動作,只要15分鐘,就可以增強體力,減少壓力,提升睡眠品質,不僅有西醫的根據,而且還有科學數據佐證。什麼是「調氣和神法」?跟著人體實驗室一起來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