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衛教新知 疾病衛教

導引運動減少卵巢癌手術副作用

身體動了大手術,很擔心是否會大傷元氣?也怕傷口修復差,不敢運動,整天臥床,越躺身體越痠痛,結果走路時間久一點就累了,心中訥悶,以前可以輕鬆爬山的,現在有點吃力了,常常大家就會問醫師,我想運動,但是手術後腹部有傷口,現在適合做哪些運動?在很多國外的臨床研究已證實運動能改善腫瘤病患的生活品質、癌因性疲倦、免疫功能與增加存活率,改善發炎的體質,因此找到適合的運動是非常重要的。
手術對身體的影響
卵巢癌手術為減積手術,範圍包括切除子宮、雙側卵巢輸卵管、網膜、後腹腔淋巴、盲腸等,體質虛弱或手術範圍較大的病患,容易會產生「氣虛氣滯化熱」的表現,「氣虛」就是元氣不夠,會出現疲倦、胃口差、腹瀉或無力解大便、傷口癒合差、活動時氣短與需要深呼吸、怕冷、憂鬱或容易受驚嚇等。「氣滯」就是會出現腹脹、飯後或解便時腹絞痛、打嗝脹氣排氣明顯、大便量少、腸沾黏腸阻塞等,而「化熱」就是身體發炎,會出現局部傷口感染或膿瘍癒合差、出血、消化道瘻管等,手術過程中腹腔骨盆腔器官切除,腹部經絡包含任脈、腎經、胃經、脾經、肝經等會受傷,切除傷口處,會出現局部經絡氣血循環不暢,而導致器官功能差的問題。
導引運動促進傷口的修復與提升器官功能
《臺灣養生保健學會》的導引運動,主要是藉著身體伸展帶動肢體、關節等運動,達到身體氣血循環通暢與腸胃心肺功能的提升,疾病產生的原因是氣血不足或運送有障礙,導引運動能增加身體氣血運送的效率,避免因氣滯血瘀引發疾病,臨床的診療當中,會依疾病狀況開立導引處方,導引處方中的「調氣和神法」能先疏通四肢經絡與增加督脈膀胱經的循環,為開啟身體氣血運行的基本功法,「健胃功」 能增加腸胃的營養吸收功能,減少宿便與腸沾黏的機會,「舉平手」能增加心肺功能,提升身體的免疫力,體質體力改善後,可以增加生活品質 。
案例分享
門診有位50歲的林小姐,罹患婦科腫瘤,在手術後化療期間,開始認真學習導引運動,初期在住家附近的公園走路,體力差且容易喘,持續導引運動後,身體開始溫暖與減少腹脹便秘的問題,手術後無力減輕與體力逐漸恢復,在一年後偶然的機會,參加玉山登頂活動,過程中心理會擔心與害怕自己的體力無法負荷,依然持續在山上做「調氣和神法」,結果很開心自己無出現高山症且完成了登頂,在一剎那,她對自己更有信心,也很開心努力運動與體質強化的方法是對的,所以大家別擔心與別害怕,面對腫瘤疾病的壓力,只要找對方法與持之有恆去做,就對了。

#台灣養生保健學會  #健胃功  #舉平手  #調氣和神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