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04.20
被宣判癌末的真實人生
陳女士,60歲,有位相當細心貼心的老公一直陪伴著她,從第一次罹癌、手術、化療、休養,將近10年的時間,夫妻倆互相鼓勵、扶持。原本以為癌症的陰影從此不會再來打擾這樣的幸福,沒想到一年前,在肋膜抽出的積水中,還是發現了癌細胞。主治醫師老實地說:「這算是末期。」還有兩位女兒尚未出嫁的她,一夕之間,原本的樂觀與自信又消失無蹤。
來到全德,比起傳統認知的把脈和開處方,醫師花在解釋病情、說明西醫預計採取的化療藥物和後續反應以及療程等等的時間,更多了好幾倍。癌症家屬常有的疑問如「某種替代療法可不可行?」「吃某某食品聽說可以抗癌?」醫師也耐心地一一解釋,讓他們對於未知的前方,多了一些篤定。
化療療程開始了,大多數的人,連一次都不想遇到,她卻是要第二次承受,而且必須被貼上「末期」這個殘酷標籤,忐忑不安地繼續走下去。陳女士從決定要做化療開始,就每星期準時來看中醫,也認真服用中藥。她每隔三個星期回到醫院做化療,每一次化療前的檢查、血球數據也都合乎標準,化療後各種副作用所造成的不適,也一關一關地過。
從被「宣判」至今也過一年半了。我們看到一位很依賴丈夫的太太,但也同時是一位堅強的媽媽,從心灰意冷、疲弱不堪,漸漸的,精神、體力一步一步恢復,到現在可以參加朋友的登山健行活動,還能跟女兒為了婚事籌備的細節而拌嘴。她的化療療程還在持續著,西醫的主治醫師也沒說什麼時候可以停,但每次的磁振造影追蹤病情,確實是點點頭說:沒有惡化的跡象。
古時醫家流傳一句諺語:「先生開方,老天治病。」換做今日的語言,就是患者與家屬自身的信心、信念,也許才是疾病能夠向癒的關鍵。我們在一旁觀察感受這樣癌末的真實人生,也被他們堅持的決心給深深感動了。
來到全德,比起傳統認知的把脈和開處方,醫師花在解釋病情、說明西醫預計採取的化療藥物和後續反應以及療程等等的時間,更多了好幾倍。癌症家屬常有的疑問如「某種替代療法可不可行?」「吃某某食品聽說可以抗癌?」醫師也耐心地一一解釋,讓他們對於未知的前方,多了一些篤定。
化療療程開始了,大多數的人,連一次都不想遇到,她卻是要第二次承受,而且必須被貼上「末期」這個殘酷標籤,忐忑不安地繼續走下去。陳女士從決定要做化療開始,就每星期準時來看中醫,也認真服用中藥。她每隔三個星期回到醫院做化療,每一次化療前的檢查、血球數據也都合乎標準,化療後各種副作用所造成的不適,也一關一關地過。
從被「宣判」至今也過一年半了。我們看到一位很依賴丈夫的太太,但也同時是一位堅強的媽媽,從心灰意冷、疲弱不堪,漸漸的,精神、體力一步一步恢復,到現在可以參加朋友的登山健行活動,還能跟女兒為了婚事籌備的細節而拌嘴。她的化療療程還在持續著,西醫的主治醫師也沒說什麼時候可以停,但每次的磁振造影追蹤病情,確實是點點頭說:沒有惡化的跡象。
古時醫家流傳一句諺語:「先生開方,老天治病。」換做今日的語言,就是患者與家屬自身的信心、信念,也許才是疾病能夠向癒的關鍵。我們在一旁觀察感受這樣癌末的真實人生,也被他們堅持的決心給深深感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