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04.28
命名的藝術—「精神分裂」污名化曾耽誤了多少人的青春?
大家對於精神疾病有什麼看法呢?
很多人聽到「精神病」這個詞的第一反應可能會心頭小怵一下,如果是自己得病,有些人會覺得「好丟臉」,如果是別人得病,有些人會覺得「好可怕」,然後用異樣的眼光看待他們、甚至排擠他們⋯ ⋯。
不論古今中外,對於這塊領域普遍的做法都是「貼上標籤」,然後「敬而遠之」。
其中,過去最令人心驚膽顫的一個精神疾病診斷名稱就是「精神分裂症」(現已更名思覺失調症)。 在西方,思覺失調症開始被研究的歷史是非常悠久的。
1896年,德國精神醫師發現有一群病人常出現幻聽、幻覺、思考混亂的特質,因為病人大半在青春期開始發病,並隨著年齡增長,病人的智能會逐漸退化,於是將此疾病命名為「早發性失智」(Dementia praecox)。
1911年,瑞士醫師用希臘文詞根schizein(分裂)和phren(心智)合成新字,以「Schizophrenia」一詞取代了早發性失智症,形容病人表現出來的症狀一片混亂。 1937年,日本精神神經醫學會將這一詞彙統一譯為「精神分裂症」。
然而,「分裂」二字的「威力」太強大了,大到讓太多民眾以為這群病人每天分裂:人格分裂、鬼怪分裂、中邪分裂…,1995年,日本某項研究發現許多病人回診率低、中斷治療比例高,多數是因為民眾對「精神分裂症」這個名稱引發誤解所致,「精神分裂」既無法充份描述病人的症狀,還會因此讓人諱疾忌醫,因而開始推動更名運動,台灣精神醫學會於2014年將「精神分裂症」正式更名為「思覺失調症」,日本某項研究顯示將這個疾病正名後,病人也更願意回診、完成治療。
仔細來看「思覺失調症」這個名字,可以發現它更接近這個疾病的本質,也就是「思考能力」與「知覺功能」的「失調」,因此,我們可看到病人在急性期發作時會失去現實感,分不清真實和虛幻世界,出現妄想(例如:警察都是外星人要來抓我)、幻聽(例如:聽到有聲音叫我去死)、胡言亂語、問東答西等現象。
提升到學術的領域來說,由於近十年大腦科學的快速發展,讓我們發現很多精神疾病的「神經密碼」,也就是這群病人在症狀起來的時候,大腦裡面的神經線路到底發生了什麼異常,我們已經愈來愈清楚,所以更希望民眾把聚光燈轉到「思」與「覺」,來正確地認識這個病、正確地幫助這群病人,而不是傳統如歐洲早期把女巫吊起來燒死的那種假鬼假怪的模式。
很多人聽到「精神病」這個詞的第一反應可能會心頭小怵一下,如果是自己得病,有些人會覺得「好丟臉」,如果是別人得病,有些人會覺得「好可怕」,然後用異樣的眼光看待他們、甚至排擠他們⋯ ⋯。
不論古今中外,對於這塊領域普遍的做法都是「貼上標籤」,然後「敬而遠之」。
其中,過去最令人心驚膽顫的一個精神疾病診斷名稱就是「精神分裂症」(現已更名思覺失調症)。 在西方,思覺失調症開始被研究的歷史是非常悠久的。
1896年,德國精神醫師發現有一群病人常出現幻聽、幻覺、思考混亂的特質,因為病人大半在青春期開始發病,並隨著年齡增長,病人的智能會逐漸退化,於是將此疾病命名為「早發性失智」(Dementia praecox)。
1911年,瑞士醫師用希臘文詞根schizein(分裂)和phren(心智)合成新字,以「Schizophrenia」一詞取代了早發性失智症,形容病人表現出來的症狀一片混亂。 1937年,日本精神神經醫學會將這一詞彙統一譯為「精神分裂症」。
然而,「分裂」二字的「威力」太強大了,大到讓太多民眾以為這群病人每天分裂:人格分裂、鬼怪分裂、中邪分裂…,1995年,日本某項研究發現許多病人回診率低、中斷治療比例高,多數是因為民眾對「精神分裂症」這個名稱引發誤解所致,「精神分裂」既無法充份描述病人的症狀,還會因此讓人諱疾忌醫,因而開始推動更名運動,台灣精神醫學會於2014年將「精神分裂症」正式更名為「思覺失調症」,日本某項研究顯示將這個疾病正名後,病人也更願意回診、完成治療。
仔細來看「思覺失調症」這個名字,可以發現它更接近這個疾病的本質,也就是「思考能力」與「知覺功能」的「失調」,因此,我們可看到病人在急性期發作時會失去現實感,分不清真實和虛幻世界,出現妄想(例如:警察都是外星人要來抓我)、幻聽(例如:聽到有聲音叫我去死)、胡言亂語、問東答西等現象。
提升到學術的領域來說,由於近十年大腦科學的快速發展,讓我們發現很多精神疾病的「神經密碼」,也就是這群病人在症狀起來的時候,大腦裡面的神經線路到底發生了什麼異常,我們已經愈來愈清楚,所以更希望民眾把聚光燈轉到「思」與「覺」,來正確地認識這個病、正確地幫助這群病人,而不是傳統如歐洲早期把女巫吊起來燒死的那種假鬼假怪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