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衛教新知 疾病衛教

中西醫共治憂鬱症(2):中醫如何看待憂鬱症?

中醫如何看待憂鬱症?
中醫精神醫學非常注重身心互動的概念,也就是身體與心理會相互影響,以中醫的語言來說,就是精氣和神(情志)之間,彼此會互動、影響,例如:很多人在考試或比賽前因為緊張而吃不下,這是情緒波動影響到臟腑的生理運作;許多女性在停經前後容易煩躁、憂鬱、焦慮,這種因為身體荷爾蒙的變化造成的情緒問題,則是生理變化影響了心理狀態。由於生理與心理會相互影響,所以臨床上去了解一個人情緒異常表現的原因主要是生理還是心理所引發的就很重要,因為了解它背後的原因,我們才能很好地對症下藥。就憂鬱症而言,臨床上我們會透過詳細的病史詢問來分辨是因鬱致病還是因病致鬱,前者是先有心情鬱悶的狀況,久而久之,影響到身體氣血的平衡,進而產生許多身體上的不舒服,像是頭痛、胃痛、神經痛(甚至實質疾病如:胃潰瘍、腫瘤等),此時去傾聽及解決病人的心理問題是治療的重點,單純使用精氣調控的藥物,有時治療效果並不理想;後者則是因為身體氣血變化(例如:更年期、經前憂鬱症)、甚至有器質性病變(例如:巴金森症、中風、腦瘤)而引發的心情鬱卒、煩悶,這時先找出身體病變的關鍵處,透過針灸、用藥加以調理,待其氣機和調後,情志異常的表現自然而然會漸漸舒緩。
不同病程,治療不同
對於因鬱致病的憂鬱症病人來說,根據其不同時期的氣血變化,治療方針也會有所不同,一般來說,在疾病初期,悲傷、憂思的情緒容易讓身體氣機停滯,也就是中醫所謂的「鬱證」,此時病人容易有胸悶、胃口差、腹脹、身體疼痛等氣滯症狀,此時我們會以調理氣機的藥物為主來進行治療,如果氣鬱化火、或因為氣滯而造成津液、營血的運行不暢,出現痰濕、血瘀的病理產物堆積,則會兼夾使用清熱、化濕、活血的藥物處理。一旦發病時間過長,氣滯、鬱熱、痰濕、血瘀的現象持續過久,或因為病人本身體質較為虛弱,便會使臟腑無法得到足夠的氣血來維持它的生理功能,「鬱證」將進一步演變成氣血不足的「虛證」,病人會看起來疲倦乏力、懶懶的不想說話、沒有動力做任何事,這時則需要適當酌加「補氣血」的藥物來補養弱化的五臟六腑,提升整體的氣血運作效能。
不同的病前人格特質,反映出不同的精神病理狀態
除了重視精神狀態與精氣互動的關係之外,在中醫精神醫學的領域中,也很強調一個人在發病之前的個性或氣質(病前人格),因為不同的病前人格特質,在生活環境因素的激發下,形成精神的病理狀態也會有所不同。
以憂鬱症來說,對於強迫性人格(obsessive-compulsive)而言,在遇到生活環境變動時,容易對原本的事物不停反覆琢磨、思考,使身體氣機陷入停滯(思則氣結)的狀態,病人容易伴隨胸悶、胃口差、腹脹、身體疼痛等氣滯症狀;對於戲劇性人格(hysterical)來說,常常因為一點事情就被激惹,在情緒憂鬱的同時,容易伴隨情緒亢奮、易怒,所以整體氣血容易往上走(怒則氣上),這種病人容易演變為焦躁型憂鬱症(agitated depression),而且衝動控制力比較差,自傷風險比較高;對於依賴性人格(dependent)來說,除了敏感多思,可能也會有氣機停滯(思則氣結)的問題外,由於性格特質偏向軟弱、無助、悲觀,總是覺得別人比自己優秀,以中醫的觀點來說,「悲則氣消」,悲傷的情緒容易消耗氣血,所以此種類型的病人經常在疾病初期就出現精神運動遲滯的表現,在情緒憂鬱的同時,動作變得遲緩或說話速度很慢。然而,雖然不同的人格特質在疾病發展的過程中,治療方向會有所不同,但一旦發病時間過長,或因為病人本身體質較為虛弱,到疾病後期,這些人通常都會看起來疲倦乏力、懶懶的不想說話、沒有動力做任何事,這時中醫會根據他們的虛損程度而適當酌加「補氣血」的藥物來補養弱化的五臟六腑,提升整體氣血的運作效能,才能讓情志慢慢恢復穩定的狀態。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