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12.07
染疫後,鬱卒煩惱睡不著,我該怎麼辦?(2)
從第一篇文章我們已經了解到,在疫情大流行的這段期間,除了面對親友生病、逝去、經濟困難等生活變動造成的情緒壓力和痛苦之外,染疫時,身體的發炎反應也可能會造成持久的心理症狀。
那麼,面對心理和身體不適的雙重因素夾擊,我們應該要怎麼做才好呢?
【步驟1-警覺身心徵兆】
【步驟2:請至西醫評估慢性病是否控制穩定】
若有慢性病,請先至西醫檢查慢性病的數值是否異常,因為有許多身體方面的問題也會造成精神症狀,所以要先確認各種慢性病或先天疾病是否穩定,包括:
【步驟3-請告訴自己:「焦慮、憂鬱沒關係」】
很多人會覺得憂鬱、焦慮是不好的,都會想要讓恐懼停止、讓焦慮停止,但其實不用這麼害怕負面情緒,人類演化到現在已經有600萬年的時間,為什麼焦慮、憂鬱這些情緒被保留了下來,就是因為適當的焦慮、憂鬱可以幫我們存活下來,因為有了這些負面情緒,才能提醒我們要事先做好準備,面對危險。
因此,感到焦慮、憂鬱、恐懼時,請告訴自己沒有關係,有這些情緒很正常,重點在於「如何控制、如何讓這些負面情緒不要持久地影響我們」。
那我們可以怎麼樣去調節自己的負面情緒呢?
您可以嘗試以下方式:
接下來,還有什麼撇步可以幫助我們很好地改善染疫後的失眠、憂鬱和焦慮呢?請待下回分解。
染疫後,鬱卒煩惱睡不著,我該怎麼辦?(3)
那麼,面對心理和身體不適的雙重因素夾擊,我們應該要怎麼做才好呢?
【步驟1-警覺身心徵兆】
1.區別正常程度的與病理性不安:
身體不舒服或面對巨大壓力時,本來就會焦慮不安,這是正常的心理反應,但是什麼程度的不安是病理性的不安呢?一般來說,心理健康日趨惡化的關鍵徵兆,包括食慾或睡眠模式改變超過一星期。或是發現自己越來越易怒,相較於往常更難專心或無法享受過去喜愛的事物,都可能暗示著我們的心理健康正在每況愈下。
2.留意物質使用:
另外,還要確實了解自己有多依賴藥物、酒精、甚至是毒品。2020年新冠病毒剛開始大流行的1週內,美國、英國、德國的酒銷量暴漲(美國增加五成五)。其實,在我們心情鬱卒的時候小酌一杯沒什麼不好,也不會有什麼危險,但如果喝酒是你主要的因應方式,而且你發現必須喝得愈來愈多才能熬過一天,那便是警訊。喝酒也許能一時緩解壓力,但長期酗酒會擾亂身體平衡,讓人更難冷靜,造成憂鬱症和焦慮症的風險大大提高。
3.不明原因的身體症狀:
當人們情緒掙扎時,心理痛苦往往以生理狀況表現出來,因此,當您有不明原因的疼痛、暈眩或消化不良,其實有可能是您的內心在求救。【步驟2:請至西醫評估慢性病是否控制穩定】
若有慢性病,請先至西醫檢查慢性病的數值是否異常,因為有許多身體方面的問題也會造成精神症狀,所以要先確認各種慢性病或先天疾病是否穩定,包括:
1.糖尿病:
我們的精神狀態是否穩定,跟腦神經有很大的關係,而大腦的營養來源是葡萄糖,所以腦神經細胞對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會特別敏感,如果血糖起伏不定,就容易造成精神狀態的不穩定,而染疫後產生糖尿病的風險會比未染疫者高40%,或原本控制很好的血糖,也會在染疫後起伏不定。因此,如果您有糖尿病病史,一定要好好監測自己的血糖狀態。
2.甲狀腺失調:
染疫後會出現的新陳代謝問題除了糖尿病外,還可能會造成甲狀腺炎,而甲狀腺功能異常也會影響腦部的代謝,亢進者容易焦躁,焦躁時專注力會不足;低下者容易疲倦,專注力、記憶力會變差。
3.自體免疫疾病:
有自體免疫疾病的病人在染疫時,如果觸發了過度的免疫反應,例如:紅斑性狼瘡病人如果出現腦炎,也會變得躁動不安。
4.心血管、腦血管病史:
有研究顯示,新冠病毒會造成血栓與微血管的損傷,因此,有心血管或腦血管病史的病人也要留意染疫後,可能因為血管的受損,造成沒有充足的血液送往腦部,使腦神經系統不穩定,進而出現憂鬱、焦慮、失眠的問題。
5.貧血:
之前流行的Omicron病毒株與人體的血管收縮素轉化酶(ACE2)連結很強,所以在上呼吸道就黏的很緊,但它跟肺部的切割酶不合,因而很難進到肺部,而是留在上呼吸道比較多,造成上呼吸道的症狀表現為主。日本東京大學研究則發現BA.4和BA.5主要感染下呼吸道,較常出現肺炎、血氧降低、支氣管發炎等問題。血紅素主要負責將氧氣輸送到全身,當肺部感染發炎,血紅素的氧合能力將會受到影響,對於有貧血病史的病人來說,染疫後若造成血紅素太低,沒有辦法攜帶足夠氧氣至腦部,使腦部缺氧,也容易出現精神症狀。
6.肝腎功能障礙:
大量病毒在急性感染後持續潛伏在肝腎,造成肝腎功能急性損傷,也可能會影響到腦部的代謝,造成精神症狀,因此,有肝腎疾病的病人,染疫後若合併出現容易疲倦、吃東西容易脹氣甚至噁心感、小便困難、血尿等狀況,要留意肝腎發炎的可能性。【步驟3-請告訴自己:「焦慮、憂鬱沒關係」】
很多人會覺得憂鬱、焦慮是不好的,都會想要讓恐懼停止、讓焦慮停止,但其實不用這麼害怕負面情緒,人類演化到現在已經有600萬年的時間,為什麼焦慮、憂鬱這些情緒被保留了下來,就是因為適當的焦慮、憂鬱可以幫我們存活下來,因為有了這些負面情緒,才能提醒我們要事先做好準備,面對危險。
因此,感到焦慮、憂鬱、恐懼時,請告訴自己沒有關係,有這些情緒很正常,重點在於「如何控制、如何讓這些負面情緒不要持久地影響我們」。
那我們可以怎麼樣去調節自己的負面情緒呢?
您可以嘗試以下方式:
1.寫下自己的感受:
有研究顯示,一星期中選四天、每天花15分鐘寫下自己的壓力經驗和感受,六個月後的心理健康程度比沒有這樣做的人好一半。由此可見,表達性寫作可以很好地幫我們處理負面情緒。
2.參加有意義的活動(公益活動):
幫助人會啟動我們腦部的獎賞系統,還會讓主要壓力激素之一的皮質醇(cortisol)下降,由此可見,「助人為快樂之本」是有科學根據的,幫助人不只感覺良好,還對你有益。
3.新聞看一次就好:
有些新聞為了增加宣傳效果或博取眼球,會用一些聳動的標題來播報,或是有時我們的立場跟新聞媒體的觀點不同時,就很容易在看新聞時容易有情緒波動。當我們對媒體報導疫情或會產生負面情緒的新聞的關注度增加,我們就會一直處在負面情緒當中,所以我們要主動避免帶來不必要壓力的事情,建議大家一天只看一次新聞就好,因為如果那天讀到的新聞並不會改變我的行為,那我看再多次也沒有用。接下來,還有什麼撇步可以幫助我們很好地改善染疫後的失眠、憂鬱和焦慮呢?請待下回分解。
染疫後,鬱卒煩惱睡不著,我該怎麼辦?(3)